《高島斷易》第十五卦 - 謙 (地山謙)

《高島斷易》第十五卦 - 謙 (地山謙) ䷎


「謙」字本從旱,謂心所念,常收斂向在民下也。

取心念常在下,而不自滿亢,故「屈己下物」曰「謙」,「貶己從人」亦曰「謙」。

《子夏傳》作「嗛」,「嗛」與「謙」同。

此卦[艮]下[坤]上,是即山在地下之象。

或曰:山各有脈,其形起於地上,其根發於地下,故山從地而上。

蓋山本高也,伏於地下,而不自以為高,是為「謙」之義也。遂以[謙]為卦名。

《序卦》曰:「有大者不可盈,故受之以謙。」此[謙]之所以次乎[大有]也。


謙,亨,君子有終。

[謙]者,卑退為義,屈己下物也。
止內而順外,[謙]之意也;屈高而居卑,[謙]之象也。

守之以虛,行之以遜,故亨也。

小人亡而為有,約而為泰,是自滿也,滿者故難保其終;
君子則尊而能卑,高而能下,心愈小而道愈宏,志彌顯。

[坤]曰「大終」,[艮]曰「厚終」,故曰「君子有終」。

今文曰「終」下當有「吉」字,蓋本劉向《說苑》。

《象》辭曰:「君子有終」,亦不言吉。蓋不言吉,而吉自在也。


《彖傳》曰:謙,亨,
天道下濟而光明,地道卑而上行。
天道虧盈而益謙,
地道變盈而流謙,
鬼神害盈而福謙,
人道惡盈而好謙。
謙尊而光,卑而不可踰,君子之終也。

此卦下[艮]為山,上[坤]為地。
山本在上,退而居於地下,如人去高位而降下位,能以「謙退」而居下也,
故名此卦曰[謙]。

「濟」,助也。
天道高明,其氣下降而助乎地;地道卑俯,其氣上騰而交乎天;是天地自然之道也。

「天道下濟」,「地道卑俯」,所以成[謙]也;天氣光明,地氣上行所以為「亨」也。

「盈」者[謙]之反,所謂「謙受益,滿招損」,「滿」則「盈」也。

天之「虧盈」者,日月晦明是也;
地之「變盈」者,山川河嶽是也。
鬼神之「害盈」者,妅雄末路,每為鬼神揶揄;
人道之「惡盈」者,暴富起家,多為群情怨懟。

蓋「虧」、「變」、「害」、「惡」,
自從「益」、「流」、「福」「好」中而出,循環自然,亳無偏私。

謙則不自尊,而人愈尊之,故「其道光」也;
卑而不自高,而其道彌高,故「不可逾」也。

君子戒其「盈」而守其「謙」,體聲化之功,察陰陽之理,萬事咸亨,而終身可行,
此所以為「君子之終」也。


以此卦擬人事,有謙遜卑退之義,為德之基也,即禮義所由生也,唯君子能之。

若小人有位而自恃其顯,有才而自誇其能,有功而自矜其勞,
視人之有位有才有功者,則嫉妒之,誨毀之,
唯期其顛覆傾敗而後快,絕無相扶相助之情,偏多相軋相傾之意,
何怪夫吉凶利害之相尋於無窮也哉?

鮮克有終,此小人之所以為小人也。

君子存謙遜退讓之道,其心愈小,其德愈光,其志益虛,其道益高,
人雖欲逾之,而卒不可逾也,故曰:「謙亨,君子有終。」

夫天下之事,始而亨者,十得八九,終而亨者,十不過一二而已,是終之難也,
故其終為「君子之終」也。


以此卦擬國家,
上卦者地也,下卦者山也,即以山之高,入於地中之象,是[謙]之義也。

六五之君,虛已禮賢,不敢自作威福,一以委任臣鄰,
或用其「吉」以濟險,
或善「鳴」以作樂,
或取其「撝」以制禮,
或尚其「勞」以興師。

有文德,又有武功,愈卑下,乃愈高大。

堯之克明克興,舜之捨己從人,禹之拜昌言,
所謂恭已無為而天下治者也,其皆同行[謙]之道者乎?

後世不察,君耽暴慢,臣溺驕盈,擅權而虐下,
竊位而蔽賢,品尊而德益晦,名高而行益污,君不能終其位,臣不能終其祿,凶莫大焉。

無他,在不知「持謙之道」也,故《易》惟[謙]一卦,六爻皆吉,反此則凶,
《易》之垂誡深遠矣!


通觀此卦,[謙]者,「兼」也,卑而能尊,故曰「兼」。

六爻之象,下[艮]上[坤],[艮]止[坤]順,能止而不上,所以[謙]也。

夫造化之理,不足者常益,有餘者常損。
君子以不足留有餘,以有餘待不足,故有餘者終不至過盈,不足者終不至大損。
此兩兼之道,稱平之權也。

諸卦以第三爻為凶地,唯[謙]能保終;
諸卦以第五爻為尊也,唯[謙]獨用武。

蓋以[謙]為主,則卑者尊下以無為盈,則高者危;以平為福,則盈者菑,
是「裒多益寡」之理也。

下卦三爻,皆吉而無凶;上卦三爻,皆利而無害。

為君而利,為臣而亦利;處常而吉,涉險而亦吉;平治利,即戳亂而亦利。

爻象
初六[謙]之始,卑以自牧也。
六二[謙]之中,積中以發也。
九三[謙]之至,以功下人也。
六四[謙]之過,不失其則也。
六五[謙]之尊,以武服柔也。
上六[謙]之極,反而自治也。

蓋自初至三,自[謙]而進之;自四而上,自[謙]而反之。
進至三而止,能濟險,能揚善,能立功,一以[謙]行之,有以進為退之象;
反至六而止,能順則能服人,能克已,自上反下之象。

蓋其[謙]也,非以不足而[謙],正以有餘而用[謙]也。

故君子之謙,非委靡也,器大而識遠,基厚而養定。

震世之事功,處之以虛懷,及其當大任,決大疑,藏大亂,離大惡,
世之退諉所不敢任者,君子未常不兼任之也。

有可為之才,而不敢為,象山之止,不得不為而後為,象地之順,
謂之「君子有終」也。 


《大象》曰:地中有山,謙,君子以裒多益寡,稱物平施。

山本高聳地上,今入地中,有「謙退在下」之義,故曰「地中有山,謙」。

夫地至卑也,百步而上丘陵,人以為高,此咫尺之見而已。
四隅八極,相距萬里,高山峻嶺,不知其幾也。

千仞之山,自百里之外而視之,己沒而為平地,豈其山之不高哉?以地之能[謙]也。

蓋上卦居夫多,多則裒;下卦居夫寡,寡則益,聖人設象,最有深意。

君子見此象,稱量品物,宜酌量貧富,使人各得其平,[謙]之道在此,
謂之「裒多益寡,稱物平施」。 


【占問】

  • 問時運:目下平順,有步步漸高之象。
  • 問商業:物價均平,利益順適,此業可保永遠。
  • 問家宅:此宅想近山麓,家道平順,大利。
  • 問戰征:營屯宜近山,須整齊隊伍,嚴明賞罰。至五爻進師,六爻可以攻取城邑,大勝。
  • 問訟事:宜平和,不宜紛爭。
  • 問疾病:是內鬱之症,宜寬懷調治。
  • 問行人:舟行而歸,吉。
  • 問失物:須於積土中尋見。
  • 問年成:風雨調順,在不豐不歉之間,平平。

=====    =====    =====    =====    =====

初六,謙謙君子,用涉大川,吉。

《象》曰:謙謙君子,卑以自牧也。

此爻柔而居[謙卦]之初,是謙中之謙者,為篤行之君子,而在下位者也。

克善甚始,知必克全其終也,故曰「謙謙君子」。

大凡涉江海之險,輕率急進則多失,寬容緩濟則無息,故曰「用涉大川,吉」。

「用涉」「利涉」同,「用涉」者,謂「用謙道以涉之」,
不言期其利,而要無不利者也,故吉。

《象傳》曰「卑以自牧也」者,正以釋「用涉大川」之義。

「牧」者,馴養六畜之名。

夫牧牛馬,守之不使奔逸,君子之牧心,亦猶此也,能安其卑,不與人爭先。

此爻變則為[明夷],[明夷]之初九,有「垂翼」之辭,君子涉難之象。

但「卑以自牧」,不求聞達,則大難可以涉,所以吉也。

又互卦有[坎],大川之象。
一說「牧」為「郊外之地」,大川在郊外,故曰「用涉大川」。

 

【占例之111】

某縣勸業課長某,以上京順途,過余山莊,
自云奉職某縣,意欲舉行勸業實際,購種牛於美國,改良品質,將勸牧畜,
並大開桑園,擴張蠶業,及蒐集米麥等良種,勉勸農業。
某縣知事,亦樂為贊成。初著進步,後日功效,尚難預知,煩為一筮。

筮得[謙]之[明夷]。

爻辭曰:「初六,謙謙君子,用涉大川,吉。」

斷曰:

此卦以山之高,下地之低,即以尊下卑之義,故曰[謙]。
是上而為下謀,貴而為賤謀,皆得謙退之道也。
足下所占事,適合此卦義。

《彖》辭曰:「謙,亨,君子有終」,謂[謙]則事無不通,終必成就。

爻辭曰;「用涉大川,吉」,謂此絕大事業,勉而行之,不患不成也。

《象傳》曰「卑以自牧」,「卑」者,卑下之事,「牧」者,牧畜也,
「自牧」者,謂自願從事於牧畜也。
或謂郊外為牧,郊外者,郊野也,農桑之事,皆屬之矣。

某氏感謝而歸。後據所聞,某就居農場近旁,朝夕勞苦,「卑以自牧」,
屬僚下吏,相與共事,果得創業厥功,悉如此占。

=====    =====    =====    =====    =====

六二,鳴謙,貞吉。

《象》曰:鳴謙,貞吉,中心得也。

此爻柔順中正,與三相比,與五相應,服三之剛,從五之柔,並用謙退之道,
故得令聞傳於遠近,世人盛稱其德,謂之「鳴謙,貞吉」。

「鳴謙」者,非自鳴其謙,
謂謙德積中,必聞於外,名譽彰著,而人皆知其謙,稱為謙德之君子也。

譽稱其情,非自我而干譽,名副其實,非向人以沽名。

[謙]者,德之本。
六二者,臣位也,人臣而過謙,恐流佞媚之嫌,惟其貞而正,故吉也。

《象傳》「中心得也」,「中心」者,謂積中而發也。


【占問】

  • 問時運:目下名稱藉藉,定多得意。
  • 問商業:得利。
  • 問家宅:家中積產富足,外面名聲亦好。
  • 問戰征:可鳴鼓直前,攻取中營,大捷。
  • 問疾病:是用心過勞之症。
  • 問功名:有必得之喜。
  • 問訟事:嗚冤得伸。
  • 問失物:即得。
  • 問六甲:生女。


【占例之112】

明治二十二年(1889),聞舊友元老院議員井田氏病篤,馳往訪之。

時楠田、三浦兩議官亦相會,兩氏謂余曰:
「井田氏有功勞於維新前後,人所共知,
明治四年任陸軍少將,後又任外國公使,今與余輩同在元老院。
維新功臣,各有爵賞,氏獨不與,余輩甚憾之。
故余輩欲謀代請,俾氏生時得拜恩命也。請為一占,以卜成否。」筮得[謙]之[升]。

爻辭曰:「六二,鳴謙,貞吉。」

斷曰:

此卦以山之高,下地之低,故曰[謙]。
以人擬之,有功高而居卑之象,恰與井田氏有功未賞相合。

今諸君朋友之情,代謀申請,謂之「鳴謙,貞吉」。

又爻變而為[升],即「升聞上達」之謂也。

三爻變則為地,是山崩也,料身死之時,恩命可下。


【占例之113】

一書生攜友人千眾葉人某介書來,曰:「自今將就學事,請占其氣運。」

筮得[謙]之[升]。

爻辭曰:「六二,鳴謙,貞吉。」

斷曰:

此卦以山之高,就地之低,以人比之,有高尚君子,不顯於世之象。

子臨就學,得此卦,子將就高尚君子以求學也。

近從鄉里來,尚不知世間之廣大,一到東京,得良師之教誨,日夜勤學,
心愈虛而業愈進,積中發外,必得廣聞令譽也,謂之「鳴謙貞吉,中心得也」。

=====    =====    =====    =====    =====

九三,勞謙君子,有終吉。

《象》曰:勞謙君子,萬民服也。

此爻足以一陽居眾陰之中,眾陰皆順之,有「一人信任,萬民歸服」之象。

蓋三爻為成卦之主,大公無我,人好其德,未嘗期人之服,而人自服之。

且[艮]為身,互卦三三四為[坎],[坎]為險難,
三四五為[震],[震]為動,為知懼。

身在險難,動而知懼,所謂有勞而不自居其勞者,故曰「勞謙」。

爻以一陽居下卦之上,位高而責重,虛己而求實,有吐哺握髮之風,
《繫辭》所云「勞而不伐,有功而不德」者也。

其器度之大,識量之高,是足令天下眾民畏服,
如此則天下無與爭功者,其位可終保矣,故曰「君子有終,吉」。

以[乾]九三之君子,入[坤]而為[謙],故[謙]之三,亦曰「君子」。
[艮]者,萬物成終之象,故曰「有終」。

變而之[坤],[坤]六三曰「或從王事,無成有終」,是可見其[謙]之德也。


【占問】

  • 問時運:一生勞苦,目下萬事亨通,老運更佳。
  • 問商業:經營之始,百般勤勞,今基業已成,可以永遠獲利。
  • 問家宅:必是卅苦起家,積資成富,能復持盈保泰,家業可長保也。
  • 問疾病:死病成勞弱,天命有終。
  • 問失物:後可復得。
  • 問六甲:生男。
  • 問訟事:枉者自服,即可了結。
  • 問功名:得此勞績,自必升用。

=====    =====    =====    =====    =====

六四,無不利,撝謙。

《象》曰:无不利,撝謙,不違則也。

此爻居大臣之位,上載柔順謙德之君,下有勞謙大功之君子,
己處其中,位得其正,故上無所疑,下無所忌,[謙]之善者也,故曰「無不利」。

然以陰居陰,德不及五,功不及三,不敢自安,動作施為,無在而不「撝謙」。
「撝」字,注作「揮」,《本義》作「發揮」,
「撝」與「揮」本通,即《文言》「六爻發揮」之「揮」,謂「發越揮發」也。
《象傳》釋之曰「不違則也」。
「則」者,法則也,謂其發揮謙德,能合乎法則也。

《尚書‧泰誓》曰:如有一臣,斷斷兮無他技,其心休休焉,其如有容焉。
人之有技,若已有之,人之彥聖,其心好之,
不啻如自其口出,實能容之,以保我子孫黎民,尚亦有利哉。
亦可見其發揮休休有容之度也。
若無功而受其祿,無實而竊其名,是失其則矣。

一說此爻在大臣之位,
初六「謙謙」,如一味謙虛,未免反失權勢,恐開輕蔑之漸,故誡之曰「撝謙」。
蓋謂謙而違其則,必招輕悔,唯不違其則,斯謂之「撝謙」也。


【占問】

  • 問時運:目下正當好運,萬事吉利。
  • 問商業:任從指揮,無不獲利;凡買賣但宜留些餘步為好。
  • 問家宅:闔家以謙和作事,事事吉利。
  • 問戰征:指揮如意,必得大捷。
  • 問疾病:宜表散之,吉。
  • 問六甲:生女。


【占例之114】

明治二十二年(1889),某貴顯來,請占某院氣運,筮得[謙]之[小過]。

爻辭曰:「六四,無不利,撝謙。」

斷曰:

此卦全卦中唯九三一陽為上所任,為眾所宗,有功而在下位者也。

某院眾賢所集,今以陰居陰,氣運委靡不振,有登用九三之望,故曰「無不利,撝謙。」

「撝謙」者,謂虛心以求賢,進而信任之也。

後未幾,果如此占。

=====    =====    =====    =====    =====

六五,不富以其鄰。利用侵伐,無不利。

《象》曰:利用侵伐,征不服也。

「不富」者,謂「不以己之爵位為富」,即「謙遜」之意。
本《虞書》「臣哉鄰哉」,鄰即臣也。

「以其鄰」者,謂願與臣鄰同心圖治,亦即「德必有鄰」之義也。

此爻居尊位,有柔中之德,以為溫恭克讓之君。
為君而能謙順,不以崇高自滿,則天下之人,莫不歸心焉,是謙德之至也。

然謙雖美德,專尚柔和,或致有輕慢而不服者,故柔宜濟以剛,則「利用侵伐」。

威德並著,然後能懷服天下,安往而不利哉!
故曰:「不富以其鄰,利用侵伐,無不利。」

謙柔庂過,或失威武也,聖人故發此義,防其過。

一說九三一爻,以全卦言,為勞謙之君子;自六五而言,為過剛不服之臣。

《易》之取象,變動而不拘如此。

[大有]六五,以不自有而能有人,
[謙]之六五,以不自用而能用人, 


【占問】

  • 問時運:目下雖處正運,然或有齟齬,宜自振作,不可一昧姑息也。
  • 問商業:所獲利益,防為他人分取,致生事端。
  • 問家宅:能以擇鄰而處,自得守望相助之義。
  • 問婚姻:得鄰近之女議婚,大利。
  • 問疾病:利用消伐之劑,吉。
  • 問訟事:宜取鄰人作證,得直。
  • 問失物:於鄰家覓之,得。


附言:山入地中,地變也,有地脈陷落之兆。

余十七歲時,與靜岡藩士早川和右衛門氏相知,時氏已八十餘歲,語余以少時之事。

天明年間,該氏修文武之業,經歷諸國,時或賣卜,以充旅費。

一年夏,偶至羽州象潟湊,船舶輻輳,風景奇絕,為北海之大輳,氏留此數旬。

一日午後,結髮於旅店樓上,見室內船蟲蝟聚,初疑為此地常有,問旅店主。

答曰:未嘗有也。轉顧左右壁上天井,悉皆船蟲,因益駭異,筮之得[謙]之[蹇]。

此卦山入地中,有地陷之象,
《易》爻經驗,未嘗或爽,然如此大數,未可妄言告人,唯心中畏懼,急切收拾行李而行。

時已將暮,主人勸留明朝,不聽,提燈直發。

山路險惡,至夜半,漸行四里許,猛聞山谷震盪,神魂驚駭,伏地傍徨。

既而震息,燈火已滅,昏黑不能行,躊躇無計,遠遠聞有人馬之聲。

往前問之,答以因驚受地震,馱倒貨覆也。

於是謂馬丁曰:黑夜難以前往,不如焚火,以待天明,眾皆以為然。

迨曉,見有賷飛信過者,問之曰:
昨夜地大震,象瀉輳變陷成海,其他山谷傾倒,頓改舊形,聞之毛髮悚然。

《易》爻之昭示未來,靈應如此,益為驚服,至今追思,心猶凜凜。

推之古老傳言,洪水之年,獺鑿穴於高處;大風之年,鳥不巢於喬木之梢;
昔江戶有大火災,前數夜,鼠連綿結隊,轉渡橋欄之外,避就他處。

他如老狐能知未來,鵲知前吉,雅知前凶,皆有令人所不可解者。

蠢然動物,尚感天地,預知禍福,人為萬物之靈,不克前知,可謂人而不如禽獸者也。 


【占例之115】

明治二十七年(1894),占國家氣運,筮得[謙]之[蹇]。

爻辭曰:「六五,不富以其鄰。利用侵伐,無不利。」

斷曰:

此卦以山之高,入地之卑,
擬以國運,在維新之際,天下牧伯,懸命於軍門,脫萬死而得一生,漸得平定。
奉還數百年管領之封土,復古郡縣之制,非盡心力於國家者不能也,
蓋其勞而不伐,有功而不德,厚之至也。

爾後政府創行歐美文化,撫育人民,政令寬裕,世人名之曰「自由」。
一時多誤解自由之義,為可以放縱自由,不受朝廷管制,此誠盛世之頑民也。

 

今占國運,得謙之五爻,其辭曰「不富以其鄰」,「利用侵伐,無不利」,
蓋謂人居國中,往往有不事生產,徒羨他人之資財,竊效歐州社會黨所為。
政府雖寬厚待民,此中有不得不懲罰者,猛以濟寬,亦勢之不得不然也。


【占例之116】

明治十年(1877),某貴顯囑余占本年國運,筮得[謙]之[蹇]。

爻辭曰:「六五,不富以其鄰。利用侵伐,無不利。」

斷曰:

此卦以山之高,屈而入地之象,故名曰[謙]。

今聖明天子治世,又得賢明之臣輔弼,四海靜謐,太平有象。
當維新之初,諸侯奉命,勤勞王事,以奏復古之大業,各藩奉還封土,改置郡縣,
一時贊襄諸臣,皆可謂勞謙之君子也。

然其間亦有功勞卓著,偶因意見不合,辭朝歸隱者,朝野矚望,
以為此公謙退避位,有高山入地之象,群情惜之。
朝廷因以人望所歸,勢不得不復征召。
此公以「勞謙」自居,不應徵辟,於是平日不平之徒,乘機啟釁,相傳而煽惑人心。
朝廷見之,以為不廷之臣,不得不用侵伐,是九三過謙,而敗於[謙]之象。

當時任侵伐之權者,上六之臣也。
上六與九三,陰陽不應,《易》謂之「敵應」,是以曰「利用行師,征邑國」也。

既而此年果有西南之亂,征討之議,某貴顯所專任。
戰經數月,賊軍撲滅,王師凱旋,既爻辭所云「利用侵伐,無不利」。

 

至明年五月,某貴顯過東京紀尾井坂,猝罹暴徒之毒,
迄今西南有九三之塚,東京有上六之塚。

占爻早隱示其兆,愈知天命之不可誣也。


【占例之117】

明治二十九年(1896)冬至,占三十年台灣之施政,筮得[謙]之[蹇]。

爻辭曰:「六五,不富以其鄰。利用侵伐,無不利。」

斷曰:

此卦以山之高,下地之卑,故名曰[謙]。

夫台灣之地,當明季為鄭成功所據,後為清人戰而取之,故島民常不馴服清國,
清廷苦其難馭,使滿洲人監之,滿人不通南方風俗人情,駕馭不奏其績,
唯以多得蠻人首級,受清廷賞譽為功。

往往台灣知縣,聚廣東福州等剽悍之徒,有蠻人不服者,則使之伐之,竊為得施治之方。
是以剽悍之徒,常施詐謀奇計,或設陷井,伐蠻人猶獵禽獸。
積年之久,蠻人復仇之念,不能復已,爭鬥殆無虛日。

今歸我版圖,務鎮撫其民,專施恩惠,以得該地之輿情。
然彼一時不知戴德,亦無可如何;
在我官吏,亦苦於風俗之不同,言語之不通,每於施政,終相隔膜。

是以撫恤島民,格外寬柔,恰有以山之高,下地之卑之象。
蓋蠻民之凶悍,屢起騷亂,抗拒官吏,此台灣總督府所深患也。
加之為之魁首者,清國陰為輸送銃器彈藥,
我若以武力鎮壓之,外國宣教師等,將訾我處置之殘酷,故總督府亦不能不躊躇也。

 

今占得五爻,知本年尚有匪眾未靖之象,不得不一奮兵威也。
我兵士之出征,軍用甚巨,
區區台灣之勢,有必不敷歲入,不得不以國帑償之,謂之「不富,以其鄰」。

化外之民,以武力壓之,謂之「利用侵伐,無不利」。

就此五爻推之,明年值上爻,又有「鳴謙,利用行師,征邑國」之象,
不如今年剪伐,毋使復滋也。

=====    =====    =====    =====    =====

上六,鳴謙,利用行師,征邑國。

《象傳》曰:鳴謙,志未得也。可用行師,征邑國也。

此爻不中而在上卦之極,即處[謙]之極。
處[謙]之地,而未得其志,所謂不得其平則鳴,故曰「鳴謙」,
與六二之「鳴謙」,誠中而發者,辭同而義異。

六以柔處柔,柔而未得其志,不能不濟之以剛,故曰「利用行師,征邑國」。

《象傳》換「利」字以「可」字,可者,謂當其時之可,可則用,不可則已。
上六之用師,豈得已乎?故斷曰「可」。

然邑國屬己之小國,上六力柔,未足克大敵,力柔不足興王師,
是以有不能昭神武於天下,振王威於華夷之意。

《象傳》曰「志未得也」,中心未得之意,亦可見也。
[豫]之利行師,用其順而動也;
[謙]之利行師,用其順而止也。


【占問】

  • 問時運:盛運已過,目下未見得意。
  • 問商業:有名無實,宜整頓舊業。
  • 問家宅:防有怪崇,時作響動,用法鎮壓治之。
  • 問疾病:宜自調養心志。
  • 問六甲:生女。


【占例之118】

明治九年(1876),應某貴顯之囑,為占一事,筮得[謙]之[艮]。

爻辭曰:上六,鳴謙,利用行師,征邑國。」

斷曰:

此卦有以山之高,入地之卑之象,
恰如有功大臣,去高位而就下位,辭俸祿而隱山林,使天下之人,皆頌揚其謙德也。
是以眾望益歸之,君上亦屢征召之,其人終謙遜而不應,
迨至有可疑之跡,於是朝廷不得不聲其罪,而用侵伐。

上六為九三之應,雖惜九三之為人,廟議命討,不得已也。

「鳴謙,志未得」,「利用行師,征邑國」之辭,可玩味也。

上爻變而為[艮],見內外兩卦,顯現二冢之象,當時苦不得其解,
至翌十年,西海起一冢,十一年東京又起一冢,遙見東西相對。

余一日,與某貴顯談往事而及此,感天命之可畏,相與悚然者久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