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高島斷易》第十二卦 - 否 (天地否)

《高島斷易》第十二卦 - 否 (天地否) ䷋


「否」字,從不、從口。「不」者,弗也,弗與茀通。
「茀」者,車後之蔽障,以茀蔽口,呼吸蔽塞之會意。

醫書「心下痞硬」之「痞」亦同,即取此義也。

 

否,之匪人,不利君子貞,大往小來。

上下不交而天下無邦也。內陰而外陽,內柔而外剛,內小人而外君子。
小人道長,君子道消也。

此卦[乾]天在上,[坤]地在下,自天地實體見之,在上在下,位置自然得宜。

然此卦所取,不在形、而在氣,
謂天氣不降,地精不升,陰陽呼吸,否塞不通之象,名之曰「否」。

蓋天地陰陽之氣,不相交通,雖造化亦無能作用。
其交通不正,以致上下否塞,數十百年中時或有之。

嘗聞天明年中,夏大旱,太陽之色,赤如丹砂,五穀不登,天下饑饉,
即天氣不降、地精不升,否之時也。

「否」字分之為「不口」,即謂凶荒,萬民不得口食也。 

 

《彖傳》曰:
否之匪人,不利君子貞,
大往小來,則是天地不交,而萬物不通也;
上下不交,而天下无邦也。
內陰而外陽,內柔而外剛,內小人而外君子,小人道長,君子道消也。

《彖傳》曰:「則是天地不交而萬物不通也。」

[泰][否]二卦,《彖傳》始用「則是」二字,猶曰其故不過如是,非有他故也。


此卦擬人事,凡一家之中,上卦為父兄,下卦為子弟。

父兄過於剛猛,子弟過於愚柔,上下性情不合,
以致動輒相左,百事乖張,往來悉是奸邪,僕妾敢行背道,
或憑空而啟獄訟,或故而陷飛災,錢財耗損,聲名破裂,
家道之日替,實由時運之否而來也。

推否運之極,年時則風雨習之調,疾病則胸膈不通,經商則有貨難銷,求名則歷試被黜,
雖有善者,亦無如何也,故曰「不利君子貞」。君子亦唯順守其變,以避患而已。

故當初爻,君子唯連類而退,匯守其貞。
二爻唯以道自處,不肯屈己從人;三爻則以尸位素餐為羞。
四爻則否極泰來,方可乘時而動;五爻否已將止,又惕「其亡」之誡。
上爻則「否傾」矣,故曰「後喜」。

處否之難如此,苟一不慎,禍必隨之,是所謂「小人道長,君子道消」之時也。

凡人值此否運,終當守道安命,以俟時運之亨,斯不失為君子也。 

 

以此卦擬國家,[乾]在上、[坤]在下,
陽氣上浮而不降、陰氣下沈而不升,上下二氣隔絕,是君臣之志不通也。

小人秉政而在內,君子退居而在外,一時乘時得勢者,皆非君子也,故曰「匪人」。

國家值此否運,君驕臣諂,國事日非,正道日壞,
內則權臣擅政,外則強敵壓境,歲時不登,而饑饉洊臻,兵役不息,而疆土日慼,
故曰:「天地不交而萬物不通,上下不交而天下無邦。」國家將莫由得治哉!

此時君子唯居易俟命,獨善其身,所謂邦無道則隱,故曰「不利君子貞」。

小人則洋洋得意, 詭計百出,其巧者或將內挾奸邪,外托正真,掩其不善,以著其善,
謂之「內陰而外陽,內柔而外剛」。

又或收羅君子,以張羽翼,如王莽之禮賢下士,藉以文奸,即二變之「包承」是也。

是以小人日進,君子日退,謂之「小人道長,君子道消」也。

「道」字中,包括天之陰陽,地之剛柔,國家之治亂,內外之處置,進退得失,其義甚廣,
所以明否之運,皆由陰陽不交和而來。 

《易》之繫辭,[泰]則歸之於天,[否]則責之於人,故
[泰]之《大象》曰:「裁成輔相」,不敢貪天功,
[否]之《大象》曰:「君子以儉德辟難,不可榮以祿」,聖人垂誡之意,可謂深也。


通觀此卦,下三爻者,否之時,為小人用事;上三爻者,否運已極,為趨泰之漸。

初六雖小人並進之時,亦未嘗無君子,君上亦未嘗不求士也。
在下之君子,不忍忘君,見可進而進,故曰「貞吉」。

六二,當否之時,君子固當退避,然或有枉道行權,屈身濟世,
如漢陳平之於諸呂,唐狄仁傑之於諸武,亦足以救否也,故曰「包承」。

又「包」者,苞也;「包承」者,受苞苴也。 

君子處濁世,往往獨立廉介之節,為小人所畏忌,
不啻不能保身,且不利於國家,故有姑受小人之苞苴,以晦清節也。
是隨流揚波之士,謂之「包承」。 

又有痛恨小人,而欲去之,因勢有不可,姑以利啗之,以潛消其兇焰,
即枉道行權之計,亦謂之「包承」。

在小人而能「包承」君子,是小人中之君子也;
君子受小人所「包承」,是君子中之小人也。

大人當否,必不受其包,故亨。

六三,小人之尤者,本欲傷害君子,尚蓄而未發,今感君子之德,內省而羞恥,故曰「包羞」。
蓋君子遇凶頑,使之畏,不如使之恥。

九四,當陽來之初,為轉泰之漸,上近九五,君子見泰機之已動,方將出而濟否,
故曰「有命無咎,志行也」。

九五,明君在上,從容而休否,即中興之君也,故曰「休否」。

上九,否運傾消,已及泰來之時,故曰「傾否」。

「休否」之後,又死其正之復陷於邪,治之復入於亂,故有「繫於苞桑」之誡。

夫天地以好生為德,聖人以思治為心。
人君而如此,必思所以杜禍患之端;人臣而知此,必思所以嚴邪正之辨;
小人而知此,當亦知所以變也。

此卦[泰]之反,而次於[泰],蓋人情安樂,則生驕情,驕情則生凶咎,是自然之勢也。

故於《序卦傳》曰:「泰者,通也,物不可以終通,故愛之以否。」

然人能畏天命,應時而守中庸之道,縱令時運之否,可使轉而趨泰。
[否]而[泰],保泰而期真不否者,君子之心也;
[泰]而[否],任否而不期復泰者,小人之心也。 

此卦天氣歸地,隔塞而為[否],
否運之來,雖為天運之使然,而君子不敢委之於天,必欲盡其道以濟其否。

蓋[泰卦]先言「往來」,以時而言;[否卦]先言「匪人」,屬人而言。
[泰]者,時為之;[否]者,人為之。
益知天道未嘗不欲濟泰,人實為之。謂之何哉?
唯君子能以人勝天,故天與人常相因者也。

 

《大象》曰:天地不交,否,君子以儉德辟難,不可榮以祿。

「儉」,讀「斂」,二字古通用。
「辟」,即「避」,二字古通用。

「天地不交」,即陰陽二氣閉息之會也。
此時君臣乖睽,上下離叛,內政不修,外亂交迫,是無道之極也。

所謂「天地閉而賢人隱」,君子於此,惟當潛身修德,隱居避祿而已。

若猶縈情利祿,恐祿之所在,禍即隨之,至此而始欲避難,已不及也。

是以君子必韜光匿彰,窮約自守,避之惟恐不遠,
即有以祿來「包承」者,君子亦不受其包。

蓋唯知以德為榮,而不知以祿為榮也。


【占問】

  • 問時運:目下諸事不利,宜慎守,不宜妄動。
  • 問營商:宜買入,不宜賣出,隱藏待價,後可獲利。
  • 問戰征:不利攻,宜退守。
  • 問家業:唯宜克儉克勤,方可免禍。
  • 問疾病:是痞膈之症,宜節飲食。
  • 問生產:恐生男不育。
  • 問失物:恐不可復得。
  • 問婚嫁:有分離之象。
  • 問謀事:不成。

=====    =====    =====    =====    =====

初六,拔茅茹以其彙,貞吉亨。

《象傳》曰:拔茅貞吉,志在君也。

「拔芧茹以其匯」,解見[泰]初九下。

此卦與[泰卦]雖同,而別分內外,以氣運變遷言之。

下卦[坤],為[否]中之[否];上卦[乾],為[否]中之[泰]。
此內卦之三陰相連,猶[泰]內卦之三陽相連,故初爻之辭,與[泰]初爻同。

唯此爻以陰柔之小人,三陰相連,一陰起則眾陰並起,
例如大奸得志,群奸競進,謂之「拔芧茹以其彙」。

初之時,小人惡跡未形,且與四相應,尚有改而為君子之意,故聖人不遽絕之,而教之以貞。
如能去邪從正,以道匡時,固可得吉而亨也。

《象傳》曰:「拔芧貞吉,志在君也。」謂小人初時得位,亦未嘗無忠君愛國之心。

苟與君子並進,能從君子之道,即可為君子也,較之「只知有身,而不知有君」異也。 


【占問】

  • 問時運:吉,宜以合夥謀事。
  • 問營商:於新立商業,用人宜慎。
  • 問戰征:當牽左右營,合隊並進。吉。
  • 問家宅:主有親戚同居,吉。
  • 問疾病:死患傳染之症,然無害也。
  • 問六甲:生女。
  • 問失物:可得。

=====    =====    =====    =====    =====

六二,包承,小人吉,大人否,亨。

《象》曰:大人否,亨,不亂群也。

「包承」者,謂承順於上,下順上,臣承君,陰為陽所包之義。

「小人」,皆指占者德位,及事之大小而言。

夫為臣者不一,有事人君者,有安社稷者,有天民者,有大人者,
如六二則事其君而為容悅者也。

此爻柔順中正,上應九五,小人之巧者,包承容悅,以得其君之寵幸,
爵祿之崇,賜予之豐,可謂吉矣。

然陰柔不才,當否之時,無開通閉塞,撥除騷亂之力,但與上下二陰,為陽所包。
以其能包容君子,禮賢下士,藉作攀援,較與嫉正妒賢,殘害君子者,固有間焉,
故曰「包承,小人吉」。

而在大人,則唯固守其否,窮居樂道,必不肯委曲以效其承,其身雖否,道自亨也。

蓋志高品潔,斷不隨流揚波,混入於小人之群,故《象傳》曰「不亂群也」。
蓋可見君子處否,不失其道也。


【占問】

  • 問時運:目下順適,能以寬容待人,萬事皆吉。
  • 問商業:買賣皆利。
  • 問訟事:防有賄賂偽造等弊,始審或不利,上控則吉。
  • 問家宅:家口平安,年老家長,或恐有疾,亦無害也。
  • 問戰征:必可獲勝,主將或有小害。
  • 問失物:須就包裹內見之,必得。
  • 問生產:得女,產母有疾,無妨。


【占例之87】

明治二十二年(1889)春,親友某氏,訪余山莊,某氏係賣蠶絲為業,曰︰
「今年橫濱絲價大昂,勢必隨日騰貴,欲歸吾鄉奧州,多請為之,占一大利,請占其得失。」
筮得[否]之[訟]。

爻辭曰:「六二,包承,小人吉,大人否,亨。」

斷曰:

此卦天升而在上,地降而在下,擬之物價,有高低懸隔之象。

《彖》辭曰「大往小來」,明明言去出之金大,而收人之利小也。據此占,則有損無利必矣。

在足下以生絲為商業,際此時機,固未可袖手旁觀,當授一有盈無虧之計。

爻辭曰:「包承,小人吉,大人否亨」,吾勸足下歸于奧州,買賣生絲,可效牙保之行,
今日所買,即今日賣之,獲利雖微,保無虧耗,萬不可作一拋萬金之想。
所謂「包承,小人吉」,蓋明言小利則吉也,
若必以巨萬購買,恐貨方買入,而時價低落,
且各處蠶絲販集,貨多價跌,恐後日價亦未必再騰也,謂之「大人否」。

後某氏趨福島地方,從事生絲賣買,一時絲市騰貴,人皆爭購,
未幾,價忽低落,買者均多損失。氏獨信此占,斯不虧本,且得微利。

=====    =====    =====    =====    =====

六三,包羞。

《象》曰:包羞,位不當也。

羞者,恥其非之謂也;包羞者,掩蔽羞辱也。

此爻居內卦陰之極,為惡既深,既昧於審時,又短於量已。

今否中之否既去,否中之泰將來,
有為之士,出而圖治,施其才力,正宜撥亂反正,以濟國家之否也。

乃六三陰柔無才,不中正而在陽位,較六二更為凶險。

六二尚欲包承君子,六三則已有傷害善人之意,
但當否運已轉,惡勢已衰,欲傷不能,
見得君子,反覺自形羞恥,是以曲意掩飾,謂之「包羞」。
內羞而外包,其中心之凶險,未可測矣。 

不言凶者,其既知羞,當必自知其凶也。

《象傳》曰「位不當也」者,謂其不中不正,柔居陽位,不得其當也。


【占問】

  • 問時運:目下正當好運將來之際,直謹慎自守,以避羞辱。
  • 問商業:防內中暗有耗殃,外面仍然瞞蓋,以用人不當也。
  • 問家宅:恐內行不修,有牆茨之羞。又不宜以妾作妻。
  • 問戰征:防為敵軍所困。
  • 問疾病:防以寒包熱之症,死藥不對症,宜急看良醫。
  • 問訟事:恐辯護士,不得其當。
  • 問失物:防竊者含羞自盡,反致多事。
  • 問行人:防其人戀女色,一時未歸。


【占例之88】

明治十四年(1891),余漫遊京攝,留數十日而歸。
時既夜,有忽賚急信者,受而見之,為先生之息一吉氏書翰,報先生之疾篤。
余驚歎心動,一夕不能寐,翌日早起,直訪其廬。
時先生患中風,困臥褥中,見余之至,欣然目迎,
如有欲言,然舌端澀縮,不能出口,仰出右手,書卜字而示。
余知其意,筮得[否]之[遁]。

爻辭曰:「六三,包羞。」

斷曰:

明治中興以來,迄今二十有餘年矣,文運大興,學者彬彬輩出,
而其學貫漢歐,識徹古今,受博士之寵敬,為一世士君子之楷模者,獨有我敬宇先生而已。

先生諱正直,幼字曰敬助,姓中村。
父其豆州宇佐美村人,以農為業,弱冠好學,來江戶,其後納娶武州幸手驛農之女。
居數年,患無子,祈小石川牛天神祠,遂舉一男,即先生也。

先生天資慧敏,甫三歲,能作字,七歲善賦詩。

當時賢太守德川齊昭(水戶藩主)、島津齊彬(廣島藩主)、鍋島齊正(佐賀藩主)
皆聞其早慧,奇之,召見使之賦詩,詩成,聲律整齊,句意俱佳。
三候感歎不措,或疑其父預所教,留之旬日,復試以他題,愈出愈佳,三候益奇之,敬以神童。

稍長,入昌平學校,勤勉超越儕輩,學業益進,未幾為助教。

年二十二幕府命列布衣格,諸老輩無不欽羨者。
及慕府與外國締結條約,置蕃書調所,以先生為頭取。

既而先生奉命,率生徒雋秀者數十人趨歐洲,未及歸,國勢一變,王室中興。

先生既歸,卜居于靜岡縣下,著《西國立志編》公之于世,
蓋先生口自翻譯,夫人某氏筆之云。
凡先生所翻譯之書,世人爭購之,紙價為貴,先生因是得巨利。

先生為此資,由學而所載,復宜用之於學事,
乃設同人社,大聚後進,延師教授,受其薰陶而輩出者,不可指數。

余初聞先生名,渴思一見,明治十二年(1879),由栗本鋤雲、向山黃村兩氏為介,始得相識。

先生溫粹端嚴,一見而知為德行之君子也。

余既締交先生,意氣投合,恍如舊識,與之談《易》數日不倦。
余竊重先生以為益友,每相見,歡然莫逆,十數年如一日。

明治十四年(1891),余漫遊京攝,留數十日而歸。
時既夜,有忽賚急信者,受而見之,為先生之息一吉氏書翰,報先生之疾篤。
余驚歎心動,一夕不能寐,翌日早起,直訪其廬。
時先生患中風,困臥褥中,見余之至,欣然目迎,
如有欲言,然舌端澀縮,不能出口,仰出右手,書卜字而示。
余知其意,筮得[否]之[遁]。

爻辭曰︰「六三︰包羞。」

斷曰:

此卦內卦為地沉下,外卦為天騰上,是魂歸天,形體歸地,即心身相離之象。
且否字之為字,從不,從口,為口不能言,是氣息將絕之時也。

今六三在上下之境,變則為[遯],是先生將避俗世而超升仙界也。
九四為翌日之未來者。
其辭曰「有命無咎,疇離祉」,「有命」者,即所謂死生有命也;
曰「無咎,疇離祉」者,行將逍遙極樂,永享天神之神祉矣。

變而為[觀],觀者、祭祀之卦也,先生歿後,世人追慕其德而祭祀之。

據占,已知先生翌日將歿,乃書[否]之六三示之。
先生固知《易》理,一見首肯而瞑目,其狀蓋自知天命,順受其正。

翌日果溘然仙逝,乃以神祭葬之云。

嗚乎!君子視死如歸,余於先生見之。

=====    =====    =====    =====    =====

九四,有命,无咎,疇離祉。

《象》曰:有命,无咎,志行也。

命者,天命也;疇者,類也;疇離祉者,謂三陽同類而共受福也。

此爻上近至尊,有濟否之才,居濟否之位,
若不待君命而舉事,急於圖功,雖濟亦不能無咎。

要必奉五之命令,斯名正言順,才力足以除奸,威權一歸於上,故曰「疇離祉」。

「離」者,麗也;「疇」者,謂同類濟否之三陽也。

夙具濟否之志,向以未得其時,故未行也;
今則上奉君命,進而舉事,乃得行其民志,而克奏濟否之功也。


【占問】

  • 問時運:目下已得盛運,隨意謀事,必獲利益。
  • 問商業:大得轉機,但須立定意念,審度市面,從前所失,今可復得,且獲盈餘。
  • 問家宅:宅運已轉,吉。
  • 問戰征:命將出征,大吉。
  • 問疾病:命根牢固,無害。
  • 問失物:必夾入在用品物中,尋之即得。


【占例之89】

秋田縣人根本通明氏,近世之鴻儒,長于經學,
尤精《易》義,博學洽聞,有名當世,余素相親密。
囊者余欲著《易斷》,相與商確,曰︰君邃古《易》,於先聖古哲之說,無不究其精奧,
請君著《易》義,余述自得之活斷,其公示世。

氏大喜,奈氏雖有此意,懶于執筆,余履促之,未嘗從事。
余乃轉計曰︰君精《易》學,世人所共知,好《易》者必叩君之門,
當今有精《易》學而長文才者,請介紹之。

氏乃以齊藤真男告。
此人舊佐倉藩士,久奉職於滋賀縣,後轉任元老院書記院書記官,近時閒散。
余擬延請齊藤氏,先占其編述可否,筮得[否]之[觀]。

爻辭曰:「有命無咎,疇離祉。」

斷曰:

否者、塞也,故夙無面之識,今得友人介命,得以相晤,共事著作。

余雖通《易》理,長活斷,文章非吾所能,幸逢齊藤氏,得以成余素志,
齊藤氏得亦藉顯其長技,則「疇離祉」之占也。

因訪齊藤氏,告以余之意中,氏欣然許諾,遂得從事《易》之編纂。

《易斷》十卷,脫稿之後,氏任島根縣某郡長,頗有良宰之稱,
不幸罹肺患,以二十二年(1889)五月沒於神戶,令余不堪悲愴。

余永訣良友,追懷往事,特記之。

=====    =====    =====    =====    =====

九五,休否,大人吉。其亡其亡,繫于苞桑。

《象》曰:大人之吉,位正當也。

「休否」者,謂能休止其否運。
「苞桑」者,謂桑之叢生者也。
「繫」,維繫也,謂繫之而堅牢也。

此爻剛健中正,而居尊位,其才德威望,足以休否而開泰,是有德有位之大人也,
故曰「休否,大人吉」。 

六二「大人否」,以六二之時,大人有德無位,時會未來,只得守其否。

至居九五,則德位兼備,適當休否之會也。

然否之方休,而泰未全復,譬如病之新癒,痛癢蓙除,元氣未充,
苟不慎起居,不節飲食,則舊患再作,其禍更恐,危亡立見。

是以休否之後,內懷敬畏之心,外盡保護之計,常恐天命之難知,人心之難保,
夙夜深慮,凜凜滅亡,其慮患深,操心危,正不容一刻偷安也。
庶幾長治久安,可得保也,故形容其危曰「其亡其亡」。不嫌反復重述,垂誡深矣!

曰「繫於苞桑」,象旨以二在[巽]下為桑,初三與二,同類繫之,
令桑止於其下,無復向上而長,則根本不搖,三陽得並力休否,而啟泰運也。
無道之君,自謂不亡,故必亡;高道之君,常懷其亡,故不亡。

《繫辭傳》引伸其辭曰:
「安而不忘危,存而不忘亡,治而不忘亂,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。」

《象傳》曰「位正當也」;
六二曰「位不當」,屬之「匪人」;九五曰「位正當」,謂之大人;
故六二曰「大人否」,此則曰「大人吉」也。 

(/*原文有誤:「位不當」非六二《象傳》之辭。)


【占問】

  • 問時運:目下漸入佳境,惟安而不忘危,百事皆吉。
  • 問商業:恰當絕好機會,但須改用夥友,謹慎做去,必獲利益。
  • 問家宅:祖業深厚,吉。
  • 問戰征:暫宜休戰。
  • 問疾病:有礙。
  • 問訟事:和。
  • 問失物:防難復得。
  • 問行人:不利。
  • 問生產:大人無礙,小人難保。


【占例之90】

明治十八年(1885)五月,出雲大社教正千家尊福君,枉過余莊,敘寒喧,既而曰︰
「頃日傳聞政府為籌人民之歸向,有定國教之議,
所謂國教者,我國固有之神教乎?或佛教乎?抑耶穌教乎?未悉廟議何屬。
是雖非我儕所敢議,然欲預知其歸者,請勞一筮。」
余乃先筮神道之氣運,筮得[否]之[晉]。

爻辭曰:「九五,休否,大人吉。其亡其亡,繫于苞桑。」

斷曰:

此卦陰進陽退,智述盛行,道德漸衰之象。

又[泰]為通,[否]為塞,占神道氣運,得此卦,即為神道閉塞之時也。

卦象陽在上,陰在下,顯見上下隔絕,威靈不通之象;
陰陽消長之理,非人所能為力,《序卦傳》曰:「物不可以終否」,
且[否]自[遁]來,一陰進則為[觀],爻辭曰「觀國之光」,
可知觀神靈顯赫,大觀在上,將復光大我國教也。

爻辭所云,能繫神道氣運於將亡者,唯有苞桑一縷而已。
苞桑從生,一根數莖,殆可以充揲蓍之神草乎?

復興我國上古卜部所掌太卜之道,
有事占問神意,以感動天神地祗,守護國家,其靈妙有不可思議者。

以此神卜,可傳神道於悠久,人民永仰神威也。是我國諸神靈,特假卦象以示世,

且我國古稱扶桑,維繫扶桑之神教而永存也,故謂之「神道」。

近時各國創興理學,獨吾國崇奉太卜神事,使彼理學者敬服,
因更示實驗,俾世人敬畏神明,知神教繫留而不亡者有在也。

教正大感此言。


【占例之91】

明治十五(1882)年某月日,某貴顯來談曰︰
「方今我國有四十萬之士族,皆以解舊祿陷貧困。
夫衣食足而知禮儀,古今之常則,今此輩遭以窮厄,或轉而起不良之事,未可知也。
欲代謀安置之策,請為一筮。」
余曰︰「予亦向為此輩憂之,謹筮之。」筮得[否]之[晉]。

爻辭曰:「九五,休否,大人吉。其亡其亡,繫于苞桑。」

斷曰:

方今我國士族貧蹇,甚于窮民之慘者,無地無之。
昔有乞丐之徒,其生來本貧,貧固其常,至于士族,本非貧者也。
襲祖先之功績,得膺俸祿,生平不知經營為何事,衣租食稅,習慣為常。

維新一變,俄解世祿,於是百方計劃,或從商業,或勞力農務,
雙刀紈绔之餘習未去,諸務向不習諳,凡所謀劃,有耗無贏,
衣食乏資,室家交落,其困苦殆不可言狀。

天下四十萬之士族,陷此窮成者居多。
在往時守世祿之常,以一死報君為本分,其臨事也,以有進無退為榮譽,
零落至今,猶澟澟乎不失其勇氣。

其從來行為,固與農商大異,是以不能為農商之事也。
惟當與應分產業,使之盡其所長,是當道之責也。

此爻辭曰「其亡其亡」者,蓋謂士族生計之困難,殆將瀕死;
「繫于苞桑」者,謂足維繫其將亡,唯有苞桑而已。

爻象將令此軰士族,開墾新地,種藝桑樹,使之專營養蠶絲之術,維持其家計也。

今試論其方法,關東地方,多荒蕪之原野;
關西地方,多坦夷之山郊,其原野之雜草,可供肥料,山郊之荊榛,可供薪柴。
例如其肥料,南亞米利加有鳥糞,其價甚廉,
今政府貸與資本及一艦,輸載我國產,交換彼鳥糞,沽買之於各土人民,
購入雜草叢出之原野,使舊士族開拓之,可種之以桑也。

為此舉也,布設鐵道於全國,使兵士實地演習,為兵營多造設家屋,
如一村落,使彼士族移住於此,以男子依常備兵之年限,為屯田兵,以練習軍事;
使女子勤牧畜養蠶之業,是其大略也。

若夫詳細處置,一任當局劃策而已。
如是施政,今日貧苦士族,得以安居樂業,國家之盛業,無復加於此者也。

=====    =====    =====    =====    =====

上九,傾否。先否後喜。

《象》曰:否終則傾,何可長也。

「傾否」者,謂傾毀否運,而漸復泰運也。
此爻以陽剛之才,居否之極,能傾毀其否者也。

九五之君,既有休否之務,
上九居其後而輔佐之,鞠躬盡瘁,能恢復既墜之國運,故曰「傾否」。

蓋否泰本有循環之機,處否之極,其勢必傾,否塞已盡,泰運將至。

然當否之時,要不可委之天運,終當盡其人事,
故九五不曰「否休」,而曰「休否」;
此爻不曰「否傾」,而曰「傾否」。

見運會之轉,人力居多。

夫天道開導人事,人事贊輔天道,拔亂者貴夫德,成治者在夫時。

上九陽剛,而具有為之才,居否之機,又值可為之極,故能撥亂反正。

從前憂苦於否塞之亂,今乃復遇康泰之盛,安寧喜樂,謂之「先否後喜」。

蓋往者無不還,終者無不始,是天運循環之定理。

假令否之時,天地閉塞,陰陽不交,天下無道,而小人得時,
一旦否傾則泰來,即天地生生之道也。
《象傳》曰「何其長也」,是之謂也。


【占問】

  • 問時運:亨通。
  • 問商業:春夏不利,秋冬大吉。
  • 問家宅:遷居大吉,老宅不利。
  • 問訟事:即日可結。
  • 問戰征:小敗大勝。
  • 問六甲:生男。
  • 問失物:即得。
  • 問疾病:即癒,但復發可慮。


【占例之92】

橫濱商人某來告曰︰「目下商業上,有一大事,欲謀之於東京友人,請占其成否如何!」
筮得[否]之[萃]。

爻辭曰:「上九,傾否。先否後喜。」

斷曰:

此卦天地之氣,塞而不通之時也。
足下欲與人謀事,其人必因事疏遠,心氣不通,非知己之友也。

今得上爻否之終,是將釋其前嫌,重尋舊好,傾談之下,彼此愉悅,
謀必可就,謂之「傾否,先否後喜。」

其後某來謝曰︰東京之談,果如貴占。